《紅樓夢》中就有賈寶玉"抓周"的情節(jié)。賈寶玉周歲時,賈政便想拭一拭賈寶玉將來的志向,便將各種物件擺了無數(shù),與他抓取。誰知他一概不取,伸手只把些脂粉釵環(huán)抓來。

賈政便大怒了,說:"將來酒色之徒耳。"因此便大不喜悅。這種讓孩子在滿周歲時抓取物品來預測其志向或命運的活動,就是所"抓周"。

"抓周"習俗最遲在南北朝時就見于記載了,《顏氏家訓》中說:"江南風信,兒生一朝,內(nèi)制新衣,浴裝飾,男則用弓矢紙筆,女則用刀尺針縷,并加飲食之物,及珍寶服玩,置之兒前,觀其發(fā)意所取,以驗貪愚廉智,名之為試兒。"

民國24年《萊陽縣志》記載:"周歲則新其衣履,陳設各種物品,令其抓取,謂之揸生日。取書者士,農(nóng)器者農(nóng),工器者工,商器者商,官器者貴,銀錢者富,取土者夭。棍者賤。"

"抓周"能預測人的命運,而人們?yōu)楹⒆悠鹈麜r,總喜歡寄托對其人生的祝福和期望,因此,如果孩子在"抓周"時所抓之物呈現(xiàn)出吉兆,或迎合父母對孩子的期望,父母親自然是樂意據(jù)此為孩子命名的,由此便產(chǎn)生"抓周"起名的做法。

唐代大詩人李白字太白,其名與字都是因夢而得。唐李陽冰在《草堂集序》中寫道,李白出生時,其母夢見了長庚星,因此就以白為名,以太白為字。李白才華橫溢,詩風空靈浪漫,時人稱為"詩仙"。宋代大文豪歐陽修贊道:"太白之精下人間,李白高歌《蜀道難》",直把人間"太白"解為天上"太白"了。

南宋著名愛國將領民族英雄岳飛岳鵬舉,其名字也是因夢而得。岳母在生岳飛時夢到大鵬飛棲于屋上,因而為之起名為飛,取字為鵬舉。
   
現(xiàn)代文豪郭沫若小名叫文豹,是因為其母懷他時夢見一頭豹子咬了他的左手虎口?,F(xiàn)代人民的音樂家洗星海的名字也源于夢境。其母懷他時,夢見自己抱著他仰望星空,流星如雨灑落海中,其母將墜落海中的流星撈起,因而名之為”星海“。

夢兆取名,是指在孩子出生期間,根據(jù)父母長輩的夢境取名。古人有一種信仰,孩子未生,如得吉夢,便可預知孩子必為人中俊杰。延生之前,如獲夢兆,尤是大吉之象,常取以為名。因此這種取名方法在古代極為常見。


唐代大詩人李白的母親妊娠間,夜夢長庚星,故而李白幼名長庚。庚星,亦稱太白星,故而取名為“李白”,字太白,人稱李太白。

文天祥原名云孫,是因其祖父夢見幼孫騰云而上。后改名天祥,則是因宋理宗認為他是上天賜予宋朝的祥瑞。

緣夢取名有著深厚的淵源,如在古代就有許多關于夢的典故,如夢熊、夢羆,孔子夢周公,燕姑夢蘭,莊周夢蝶,江淹夢中得彩筆,李白夢筆生花等。

 正是因為人們對夢的認識已形成了一定的習俗,才出現(xiàn)了對夢境歪曲利用的現(xiàn)象。在古代,作為某些特定歷史事件(尤其是大人物的誕生)的當事人或后人,常常對這些事件進行編造,無夢編夢,其用心只有一個——借以抬高身份。

如清順治九年壬辰科狀元是無錫人鄒忠倚,幼時祈夢于忠肅廟,夢于謙倚其身,授瓜子一·握五十四枚,遂改名為忠倚。

鄒忠倚成人后娶妻,一日閑居與夫人茶話,夫人戲以瓜子排成“狀元”二字,忠倚見之,忽憶幼年之夢,心中竊喜。及至人京會試,中貢士五十四名,殿試一甲一名,大魁天下,競與夢兆無二。

如劉邦的母親夢與龍交合而有孕,于是誕生劉邦。

類似的這些夢言夢語,大多是無夢編夢,用來裝飾不凡的來歷,無異于自欺欺人,沒有什么實在意義,因而不可取。

日有所思,夜有所夢。取名時當然可以通過取一些類似夢兆的名字來寄托感情,表明愿望。不過需要注意,不少人期待和相信夢兆,有時甚至發(fā)展成一種對夢兆的信仰,這樣取名就背離了科學,陷于蒙昧了。